
大众网记者 潘超 刘萍萍 青岛报道金财配资
重阳佳节,秋高气爽。10月29日,在青岛世界博览城,一场以“千秋琅琊 盛世开排”为主题的琅琊台酒第八届开排文化节盛大启幕。这不仅是一场品牌的庆典,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酿酒文化的深度致敬与时代焕新。来自各地的6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,在充满仪式感的氛围中,共同见证了这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匠心传承与文化魅力。

沉浸式体验,步步皆文化

正值重阳佳节,各主题体验区已是人流如织。在“步步登高”打卡区,寓意深刻的台阶与现代化的机械摇臂相结合,为嘉宾定格下具有“格莱美”质感的瞬间,传统重阳诗词的雅韵与现代产品展示相映成趣,将千年传统与当代审美完美融合,让参与者在登高望远的传统寓意中,感受品牌向上的精神追求。

步入主厅,左手边的品牌文化长廊,犹如一部流动的琅琊台发展史,从历史深处走来,串联起过去七届开排节的精彩瞬间。右手边的产品展示区则堪称一个“微型白酒博物馆”,从五种原粮、酒曲,到承载岁月的老酒,再到如今体系完备的“三香五线”系列产品,清晰勾勒出琅琊台酒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品质之路。
12966工艺金财配资,诠释“开排”匠心
在众多展品中,本届开排文化节的灵魂产品——“开排酒”尤为引人注目。它所遵循的“12966”酿造工艺,成为现场嘉宾热议的焦点。所谓“12966”,即1年只生产1批酒、生产周期历时2个月、每年9月开始生产、6个月超长发酵、基酒经过至少6年储藏。这套近乎严苛的工艺标准,诠释了何为“大器晚成”,也让“开排”二字超越了字面意义,成为追求极致品质的匠心理念。正如一位现场品鉴的消费领袖所言:“这杯酒里,喝得到时光的味道。”

视听盛宴,演绎千年酒魂
上午10时许,舞台活动在历届回顾中正式开启。开场舞剧《山海酿·序》以猎猎旌旗与激昂的鼓乐起幕,用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,演绎出酿酒文化与山海情怀的壮阔交融。


随后的启动仪式上,与会嘉宾共同推动装置,本届开排文化节的主题绚烂展开,象征着琅琊台酒作为中国海派白酒开创者,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开启新征程。



舞台剧《海派史话》通过三个篇章,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时光。从秦始皇东巡琅琊、赐名御酒,到徐福东渡开拓蓝色版域,从秦砖汉瓦的雄浑到唐诗宋词的典雅,琅琊台酒始终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脉络。它不仅是帝王将相的御用之酿,更是融入千家万户的见证与陪伴。它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团圆、喜悦、奋斗与传承。它早已超越了酒本身,成为情感的寄托,记忆的载体,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,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与市井温情金财配资,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!

朗诵情景秀《酒韵传承》中,一位位制曲工、酿酒工、包装工……走上舞台,用平凡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,讲述着他们的日常点滴。有人手握酒曲二十年如一日,有人守护陶坛寒暑不移,他们眼中闪烁的是对传统的敬畏,言语间流露的是对技艺的坚守。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持,铸就了琅琊台酒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,令人动容。
封坛纳吉,寄望未来

封坛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在恢弘的乐声中,12名酿酒匠人手提酒桶,迈着稳健的步伐,齐声高呼:“九月九,酿新酒,好酒出自咱的手!”这铿锵有力的号子声,既传承了千年酿酒古训,又彰显了当代酿酒匠人的自信与豪情。随后,嘉宾们为陶坛盖上象征吉祥如意的红布,系上代表尊贵与祈福的黄绸,郑重签名封坛。这一刻,传统仪式与现代庆典完美交融,仪式感、文化感与情感共鸣达到了顶点。这一坛坛美酒,封存的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、对技艺的自信,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许。

活动最后在歌舞《向未来·再一次出发》中圆满落下帷幕。激昂的歌声与充满力量的舞蹈,展现了琅琊台人面向未来的信心与决心。

琅琊台酒开排文化节,今年已是第八届,其意义早已超出一场营销活动的范畴。它通过可触、可感、可品、可赏的多元形式,成功地将一个中华老字号白酒品牌的酿造工艺、历史积淀与文化追求,转化为一场生动立体的文化体验。这背后,是传统企业愈发坚定的文化自信。琅琊台酒的这场“开排”大典,开的不仅是新酒的第一个生产轮次,更是开启了一扇让大家了解海派白酒文化、感受匠心精神的窗口,为行业提供了文化赋能品牌的生动范本。
晟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